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开年来,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实干开新局,陆续承接一批智能工厂项目,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企业内部全流程、全场景、全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决策和运营深度优化,致力于打造相关行业智能制造标杆,树立智能工厂信息化总承包典范。
工业和物流院签约青岛汇诺畅远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该项目位于山东青岛平度。项目立足生产制造本质,紧扣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将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本项目将为业主规划ERP/SRM/CRM/PLM/MES/IOT/OA/智慧园区等智能系统,实现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团队将紧抓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提升数字化基础能力,以系统性思维制定整体转型规划,通过建设大数据底座提升数据采集、知识沉淀、业务打通、生态搭建等能力,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企业内部全流程、全场景、全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决策和运营深度优化。
工业一院中标南湖亚太路科创带提升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科创谷、科创基地项目设计
该项目位于嘉兴科技城亚太路东、万兴路北侧位置,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集科创研发、中试生产、实验小试一体化、配套空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是嘉兴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布局。项目的设计理念聚焦于“全天活力、四维交互、景观渗透、产品多样”四大核心理念。项目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科技硬盒、生态院落”的理念,致力于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科技创新之城。南湖亚太路科创带提升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科创谷、科创基地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嘉兴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还将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入驻,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事业部、工业和物流院、建工二院合作中标湖州三一高空机械生产基地7#、16#、17#厂房提升改造项目方案初步设计
该项目位于湖州三一高空机械生产基地。该基地先前由工业和物流院与建工二院共同打造,以“高度匹配产业场景”“⼈性化配套设施”“智慧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设计理念,基地内厂房均具备大跨度、大载荷、高层高、空间分隔灵活的特点,可充分满足产业生产需求,为本次零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顺利引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项目设计范围涵盖7#联合厂房、16#、17#多层厂房,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工业三院中标吴兴东林镇145号地块开发建设项目设计
该项目位于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地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该项目为近年崛起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的电池包生产基地。拟建设8条车载动力电池产线(模组产线和PACK产线)、4条电源生产线,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8.4万套车载电池、72万套电源的生产能力。设计以工业4.0的现代工厂设计理念为核心,对方案设计进行优化,大幅提升了厂区的高效便捷性与经济适宜性,同时兼顾安全生产、绿色生态,打造新一代智能工厂。
工业二院中标湖州凌昇动力国家级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设计
该项目位于湖州市南太湖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69亩,包含1#厂房、综合楼、门卫等,其中最大单体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建成后将完善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功能,深度契合湖州市“八大新兴产业链”战略部署,有效赋能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推行业转型升级。